前言
北一段,是中央山脈的南湖群峰7座百岳+百岳三尖之一的「中央尖山」行程。一般從5日到7日行程都有。今年夏天,在FB上的新北市登山會(以下簡稱北登)得知,9/24~9/29有6日北一段行程,剛好這段時間有空,於是報名參加。
時間先往回推到2005年12月,那時參加了3日的南湖群峰行程,經過了有冰霜的五岩峰,到了南湖圈谷山屋,前方路徑結冰,嚮導說到此為止,不再前進,因此該趟行程只有二座百岳-審馬陣山、南湖北山。到了2013年9月中,參加北岳的4日南湖群峰行程,總算登上了台灣五嶽之一-南湖大山,以及南湖東峰,並且在山頂拍到了極佳的風景展望。今年(2014年)6月底,跟著智雄哥、Mark,預計來個二日南湖大山快走,不過事前沒溝通好、糧食準備不足,所以只到南湖北山。雖然未完成,卻在南湖北山上看到遠山景色,這是過去未見過的。關於6月份二日行程,可參考此篇「2014夏季-南湖北山+審馬陣山(第三度來此)」。
所以,在此行程之前,本人已三度造訪審馬陣山、南湖北山,南湖圈谷山屋之前的北一段路線,來回走了二趟四次。
出發前的9/20、9/21,鳳凰颱風襲台,還好颱風從東部切過,未造太大災害,9/22(週一)就解除海上颱風警報,所以此行可順利出發。本次六天行程,只有第一晚住雲稜山屋時下雨,其他都是好天氣。第5天上中央尖山,更是天空藍到爆的大晴天,甚至向東部望去,都沒啥雲海。剛好,回台北家的隔天9/30,傍晚下起雨,到10/1都是有短暫雨的天氣。
於此,再次感謝老天,本人爬高山時,大多是有藍天的晴天,即便不幸遇到下雨,大多也是不太重要的第一晚、最後一晚..等。有藍天的大晴天,才能拍到許多陽光、藍天的百岳美景。
9/23 週二(Day0)
晚上8點,在板橋區公所前集合,搭中型巴士,經國道5號前往宜蘭。領隊說,因為本團有19人,台7甲線旁的陵后宮前腹地可能不足,因此,當晚住宿南山村的簡易民宿。
9/24 週三(Day1)
5點起床,民宿提供早餐(茶葉蛋、肉粽...等)。吃完早餐後,繼續搭車,到勝光登山口。自從新闢勝光登山口後,大家幾乎都從此上南湖大山,因為路程少了2.5km。聽說,現在原有的710林道登山口,已荒煙漫草,雖然相對平緩但是要撥草前進。
在登山口,有國家公園警察與志工,這是本人第一次爬山,遇到不經管理站而有人員要盤查入山申請的。分配好公糧、整裝完畢,6:50開始行走,走到果園,領隊說要拜拜,大家雙手合十,請求山神與土地公保佑行程平安順利,這也是本人爬山多年以來,第一次遇到隊伍會拜拜祈禱的。撇開宗教信仰不說,上山原本就是有風險的,多些謹慎、感恩之心,尊重山林是應該的。
經過果園,就是高麗菜園。在2014夏季-南湖北山+審馬陣山(第三度來此)已提到,高山低溫適合種植溫帶來的高麗菜,是剷掉原始森林做為高山農地,加上大量農藥、化肥灌溉出來的成果,事實上付出相當多的環境成本,另外,污染了上游水源、土壤,消費者也可能吃下過多殘餘農藥。
7:50,大家陸續抵達第一個稜線,嚮導Tommy介紹這裡種植一株紅檜。
這植物名稱很好記,叫做「一枝黃花」。
第一天的行程,之前已走過三趟六次,就不多加敘述XD。今晚住宿雲稜山屋,只有我們與另一隻隊伍,大家都有空床位可睡。傍晚,下起雨來,不過,這也是本趟六天行程唯一的下雨,之後都是超好的天氣。
9/25 (Day2)
4:00起床,吃完早餐後,5:00出發。
第四度造訪審馬陣山。
9:00,大家在審馬陣山屋吃午餐,仰望草原。
11:05,第四度來到南湖北山,所以比四XD....。
為了讓其他第一次來此的同隊山友拍個人獨照,這兩座我四度造訪的百岳,就用自拍與團體大合照留作紀念,讓其他山友有多一些時間拍照
順帶附上今年6月底,在南湖北山跳躍的照片XD(背景事南湖大山與中央尖山)。
當次行程照片詳南湖北山。
五岩峰有很多杜鵑,有機會要再來這拍攝杜鵑花盛開美景。
乍看之下很驚險,其實五岩峰有許多抓點、腳點,也架設小鋼柱與繩索,小心行走,並不困難與危險。
過了五岩峰,抵達南湖圈谷上端,這是個展望點,可見圈谷、南湖大山,一旁是南湖北峰。
大家走下圈谷,前往南湖圈谷山屋。
往下走的路上,可清楚看見山屋
13:15,抵達南湖圈谷山屋,今晚住這。剛好,今天除了一位山青,都是本隊隊友,19人享受著40人床位的南湖圈谷山屋。
傍晚有火燒雲,晚上舉目可見美麗的銀河與滿天星斗。雖然沒帶腳架,在山友阿旺協助下,把單眼相機放地上,在圈谷裡拍攝銀河與星空。
9/26 (Day3)
3:30起床,吃完早餐後,4:30出發,從山屋旁溪水往上走,前往南湖東峰。領隊帶我們直接從西北邊上切東峰,而不經過主東峰叉路,與去年跟團走得路徑不一樣,等於體會從另一面上東峰,而且天氣都一樣棒。
去年爬上南湖東峰,有南湖大山霞光,今年依然有此天色。
太陽剛升起時的色溫,南湖大山山壁一片橘紅。
從另一面登上南湖東峰
第二次造訪南湖東峰(3639m)
領隊架單腳架,準備合照
展望聖稜線與雲海。太陽升起的色溫變化很快,也是攝影的好時機。
繼續往東走,這是陶塞峰的另一面。
陶塞峰不是百岳,所以一般百岳行程不會特地爬上來,畢竟往返馬比杉山也是動輒10小時以上的行程。不過,陶塞峰有奇特的山形、極佳的展望,領隊還是帶我們上來。
7:15,首次上來陶塞峰。山頂上有極佳的展望,不亞於南湖東峰。
過去跟其他隊伍,大多能一邊行進,一邊自在的拍照。但是,北登向來以腳程快聞名。過了南湖東蜂後,走在後面,看到和平南溪上游溪谷及遠方針葉樹美景,卻沒空拿起相機捕捉美景,甚至熱到沒空脫下外套,直到陶塞峰下,稍微甩開壓後領隊,才有空脫外套、喝水。
準備攀登上峭壁
南湖東南峰上展望南湖大山及陶塞峰
首來南湖東南峰。雖然這不是百岳,上面有許多大巨石,也有很棒的展望視野。
南湖東南峰旁的斜面巨石,可惜因為趕路,沒空站上去拍一張......
8:30,離開南湖東南峰...
前往馬比杉山的路上,溼潤的箭竹林覆蓋住路徑。嚮導二度停下,要我們穿上雨褲,以免褲子濕掉,加速散失體溫及體力消耗....
10:30,抵達馬比杉山,是此趟行程中第一顆新增的百岳。聽說有機會展望到太平洋,可惜,此時已雲霧壟罩。還好,前面的三座山峰-南湖東峰、陶賽峰、南湖東南峰,登頂時都有藍天與極佳的視野。聽前輩說,馬比杉山與中央尖山,是北一段行程中很容易漏掉的百岳,因為路途相對遙遠。
馬比杉山旁有一乾淨的小水池,於是領隊宣佈在此吃午餐。11:25離開馬比杉山。回到剛才的三叉路後,往下走,要沿著和平南溪上游溪谷回去。
想起去年南湖群峰行程,同山屋的山友往陶塞峰方向行走,卻走到這溪谷來,當時看著他的相機裡翠藍色的溪水、針葉林景觀,很像歐洲的風景畫,如今有機會蒞臨。這段路相對平緩,而且到了下午,還有陽光照耀而沒起霧,於是背著單眼相機,邊走邊拍。
開始陡上
山屋遺址,遠方斜山形是陶塞峰
淺灰白色岩石加上有點翠藍的水,彷彿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噹步道旁的景色
一攤翠藍色水
離開溪谷,陡上鞍部
15:20,抵達南湖東峰叉路口鞍部
前方是南湖上圈谷
往下走,即將回到南湖圈谷山屋
15:55,回到南湖圈谷山屋。
今日前往馬比杉山往返行程,耗時將近11小時,也爬上了一般百岳行程不會上去的陶塞峰,回程行經和平南溪。
和平南溪溪谷、陶賽峰、南湖圈谷,有豐富的地形景觀、巧奪的天工,也是攝影聖地,將來有機會,要來攝影行程。
入夜後,依舊是壯觀的銀河與星空。
第三天,雖然是輕裝往返,卻是本趟行程中第二累的。剛好今日有另一隊上山住宿,公糧半套化(註1)的我們,得以享受他隊多餘的剩菜,於是胃口大開吃了三大碗白飯(迷之聲:聽說有人在下山慶功宴吃了10碗白飯XD)。而且,本隊竟然還有多的剩飯,用來包飯糰當隔天行動糧,可見有些同隊山友們,被今日行程操到胃口不好(註2)。山友們吃完晚餐後提早就寢,個人獨自在山屋外在外看夜景,享受著都市生活中難得可貴的星空環境後,才進山屋睡覺。
Day1~Day3行程照片 http://landscape.pixnet.net/album/set/14984106
下集待續.....
--
註1:所謂「公糧半套化」,是隊伍的公糧只準備早餐粥,以及晚餐飯、湯,配菜自己準備、菜色自行拿揑。相較於一般全套公糧,甚至是一些商業團的豪華大餐,往往為了滿足山友胃口,勢必準備較多的大魚大肉菜色,常常造成許多剩菜剩飯,這些剩菜飯幾乎丟棄在山林裡,除了浪費食物,也污染山林。自己準備配菜、自己背負上山,相對比較不會不浪費食物、丟棄食物。
個人相當推崇「公糧半套化」的作法,能減少食物浪費,降低廚餘污染山林。
註2:在山上,能吃能喝能睡能拉,才有體力負重行走。吃不下或是睡不好的,通常有高山症狀,或是身體不舒服,大大影響體力。
個人看到許多山友,需要靠安眠藥入眠,或是吃些預防的高山症藥上山,都不是樂活生活的筆者所推崇的。